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21-10-25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詹鋆 文/图   

10月24日上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展开集体备课会,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打造“浸润式”思政课展开研讨,此次备课会由教研部主任詹鋆主讲,张文、林丽仙和林锋老师作重点发言,教研部其他教师参与集体讨论。

集体备课会现场

高校思政课“浸润式”教学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质:一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是全程渗透的教学宗旨,三是真情实感的教学氛围。因此,“浸润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做到刚性要求与柔性要求相统一,瞄准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个出发点与落脚点来想办法、改方式、出成效。会上,詹鋆基于“浸润式”教学理念,对教材“第三章中国精神”“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核心内容进行分享,主要包括将“在农业历史中追溯中华文明”这一话题生动地融入“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知识点等,展示了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体悟。

在重点发言环节,林锋老师针对将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发表见解;张文老师对美国推行“普世价值”的虚伪性以及新旧教材变化等方面探讨其教学难点;林丽仙老师分享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的实质等内容的教学思路。在自由讨论阶段,老师们就如何结合教育宗旨、融入教育情境,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交流了教学体验与策略。

此次备课会对如何将“浸润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因时而新的全过程进行了有效探讨,也对教研部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