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教师完成的成果拟申报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的公示

来源:开元kaiyuan(中国)(新版)发布时间:2022-05-26作者:创建部门:人员机构

根据《中国水产学会关于开展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农渔学〔20228号)要求,我校教职工方婷(排名第三)、潘超然(排名第四)参与完成的成果海洋生物牡蛎胶原蛋白肽关键技术创制及产业化应用,我校为第三完成单位,拟提名申报第六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现将该项目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22525日至2022531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项目持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科技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技处、社科处(合署)(83789230

 

校科技处、社会科学处(合署)

2022525




拟推荐申报第六届范蠡科学技术奖项目

 

成果名称:海洋生物牡蛎胶原蛋白肽关键技术创制及产业化应用

申报成果奖励类别:科技进步奖

奖项等级二等奖

推荐单位:福建省水产学会

成果简介:我国水产加工品多为原料型初级产品,牡蛎除小部分鲜食外,绝大部分经初级加工为牡蛎干;产品形式极为单一,缺乏精、深加工的手段,目前美国获批上市的肽产品已有1000余种,而我国尚不足100种,且食源性肽占比不到10%。动物活性肽市场占比很少,牡蛎肽更是微乎其微;本项目通过对牡蛎胶原蛋白肽制备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为牡蛎深加工探索可行途径,不仅有助于提高牡蛎胶原蛋白肽的综合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也有助于促进与牡蛎养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研究以海洋牡蛎生物为原料,通过可控酶解技术,研究不同蛋白酶及各因素对酶解的影响,确定酶解牡蛎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波对酶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活性干酵母、壳聚糖联用对分段复合酶解制备出的牡蛎酶解液进行脱腥处理,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脱腥参数,并采用风味蛋白酶等正向切割酶降解水解过程中的苦味物质;通过氧化硅复合膜、超滤膜、脱蛋白纳滤膜及超低分子功能膜等四层分子膜叠加分离集成技术,高效分离牡蛎酶解液中极低分子量的活性物质,实现牡蛎活性肽的相对分子量1000Da的含量>90%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超声参数对分离纯化、膜清洗效率的影响;采用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制得颗粒度均匀的球形多孔产品,本成果旨在解决牡蛎胶原蛋白肽得率低、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难分离、牡蛎胶原蛋白肽制粉难等产业化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牡蛎可控酶解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创新点如下:

1200吨牡蛎胶原蛋白肽规模化生产能力条件下,相对分子量在1000级道尔顿以下≥95%

2)创新采用超声波协同四层分子膜(氧化硅复合膜、超滤膜、脱蛋白纳滤膜及超低分子功能膜)叠加分离提取集成技术,实现牡蛎胶原蛋白肽大、小分子量物质高效分离;

3)利用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制得颗粒度均匀的球形多孔产品,解决了牡蛎胶原蛋白肽制粒的技术难题。

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对牡蛎胶原蛋白肽工业化生产应用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拉动上游养殖业的生产发展,直接解决农业人口1209人就业,直接带动农户3629户,带动区域内相关养殖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产业发展,可解决相关行业就业人员18733人,为牡蛎深加工产业提供了绿色安全的原料基地,也带动了牡蛎加工业相关科技技术进步,并有利于推动批发零售业和健康食品行业等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省海洋生物制品的发展,推动我省从海洋大省迈进海洋强省作出贡献。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排名1江铭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果主持人。自立项以来,全面主持统筹和整体设计了项目的技术攻关、创新研发与示范推广工作,主要科技创新所列全部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成果所述各项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贡献人。

排名2:江新辉,工程师,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果应用负责人。参与了成果技术研发创新工作,负责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排名3:方婷,开元kaiyuan(中国)教授,作为成果技术负责人,负责工艺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负责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投产过程的所有技术性工作,负责工业化技术参数的制定和修订;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12项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排名4潘超然,开元kaiyuan(中国)教授,成果技术指导人,自立项以来,负责指导技术研发创新、中试产业化生产及推广示范工作,是成果简介所述各项技术的重要贡献人。

排名5:蓝登杭,工程师,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果产品检验分析负责人,负责产品中试及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所有产品检测工作。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使产品扩大试验顺利进行。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23项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排名6:赖谱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成果的主要参与者,参与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投产过程的所有技术性工作,参与生产技术人员培训;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3项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排名7:刘斌雄,福建农林大食品科学学院博士生,成果的参与者,参与实验室研究测试及分析工作;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12项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排名8:刘忠明,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产品产业化负责人,负责产品扩大性生产的组织工作,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及生产全过程的工作协调;提出客户要求的产品合理化建议;研究出项目产品中试的具体技术参数。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13项创新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排名9:刘海霞,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参与产品中试的组织工作及生产全过程的工作协调;提出客户要求的产品合理化建议。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3项创新点做出了贡献。

排名10:江敏,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参与产品产业化生产全过程的工作协调,提出客户要求的产品合理化建议;对新技术的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为项目开发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成果简介所述的第3项创新点做出了贡献。

排名11:温海兰,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工程师,对新技术的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为项目开发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单位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完成实验室研究、中试和全过程所有技术工作,在技术调研、实验及中试场所和研究人员的配备、成果推介转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该成果获得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在牡蛎胶原蛋白肽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评价,历时8年的研发推广,成果在本公司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近三年共新增产值34874万元。

第二完成单位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完成产品中试的组织工作,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及生产全过程的工作协调;提出客户要求的产品合理化建议;对新技术的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为项目开发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果在本公司应用良好,生产出一系列产品,近三年为公司新增产值25686元,利润5175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完成单位开元kaiyuan(中国),参与项目实验室研究、测试和分析工作,中试和投产过程的所有技术性工作,参与工业化技术参数的制定和修订。

第四完成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参与实验室研究、中试和投产过程的所有技术性工作现场指导设备安装和生产。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